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李家超新《施政报告》解读:聚焦发展,惠及民生
2025年10月03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围绕经济、民生、治理等多方面擘画蓝图,展现出香港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的坚定决心与清晰思路。



经济领域:巩固优势,开拓新局

在金融方面,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通过 “科企专线” 助力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 T+1,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 “股票通” 南向交易等,旨在提升香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同时,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建设,研究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提升金融基建,加强与国际市场连接,有望吸引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

香港还将着力打造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接纳 “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 建议,从拓展黄金仓储、建设精炼厂、建立中央清算系统、丰富投资工具到支持业界成立协会等多维度发力,计划三年内超越 2000 吨黄金仓储目标,构建区域黄金储备枢纽,推动沪港黄金市场深度合作。此外,成立 “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完善大宗商品政策顶层设计,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包括支持设立更多认可仓库、给予贸易商半税优惠、利用金融创新优化交易流程、深化与内地大宗商品市场联通等,为香港经济开拓新增长点。

民生福祉:精准施策,提升幸福感

改善居住条件是民生重点。报告提出以立法方式制定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出租制度,推动 “劏房” 改建为符合标准的 “简朴房”,稳定有序解决这一困扰香港多年的住房难题。同时,持续优化 “跨境支付通”,拓展民生汇款应用场景,明年起在广东及福建养老的香港长者可选择将政府援助款项直接汇入内地指定银行账户,为跨境生活的港人提供更多便利。

在医疗健康领域,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开展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等临床试验与治疗,通过河套的 “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 实现港深同步试验。筹备成立 “国际临床试验学院” 培育人才,2026 年内成立 “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 并提交立法建议,提升香港在药械监管方面的国际地位。医管局成立 “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主动引入符合病人利益与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

区域发展:加速北都建设,深化大湾区合作

为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李家超宣布成立由他领导的 “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多个工作组,全面统筹规划、建设与营运。引入快速审批制度、推行 “分阶段开发” 模式、灵活批拨土地等简化行政措施,拆墙松绑,加速推进北都建设,发挥其接壤深圳的区位优势,创造大量职位,提升生产力。同时,香港将加快发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今年内公布《新田科技城创科产业发展规划概念纲要》,明确产业定位与布局等,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政府治理:强化责任,提升效能

特区政府将建立 “部门首长责任制”,通过设立调查机制与更严谨的评核机制,强化部门首长责任担当,提升部门整体管理水平,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调查与处理。成立 “AI 效能提升组”,统筹指导政府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作流程重组与科技革新,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以更高效的治理服务香港发展。

李家超新的《施政报告》紧密贴合香港当下发展需求,从经济到民生,从区域建设到政府治理,为香港迈向 “由治及兴” 新阶段提供了有力指引,有望凝聚各界力量,推动香港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让香港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