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
首页 > 内蒙 > 正文
重塑与突围:内蒙古官场调整后的经济发展新局
2025年10月17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关键节点,内蒙古正以制度革新破解发展积弊,通过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动能转换与消费潜力释放,推动经济发展从 “粗放增长” 向 “质效并重” 转型。这场深刻的变革不仅回应了社会对规范发展的期待,更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营商环境重塑成为经济复苏的 “先手棋”。针对过往行政效率不足、政策落地不畅等问题,各地以机制创新打破壁垒:达拉特旗推行土地规划、手续办理、基础配套等 “五统一” 模式,让新能源企业实现 “拎包入住”,成功吸引库布齐沙漠 800 万千瓦光伏项目等重大投资落地。同时,“重点项目 + 服务专员” 机制实现审批问题 3 日内反馈,全流程帮办代办大幅缩短项目投产周期,今年已有 4 个新能源项目顺利完成固投入库,展现出政策执行效能的显著提升。这种 “亲商而不扰商” 的环境重塑,正逐步修复市场信心。

产业结构在 “换能” 中构建新优势。依托资源禀赋,内蒙古加速从传统能源依赖向绿色转型跨越:达拉特旗打造 “风光氢储” 产业集群,建成 5.5GW 光伏组件、钠盐储能电池等关键项目,2024 年获评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过 “光伏 + 治沙”“光伏 + 矿区治理” 等多元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双赢,年减排二氧化碳达 342 万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正在破解 “一煤独大” 的结构性难题,为经济注入可持续动能。

消费市场成为稳增长的 “压舱石”。以官场调整为契机,内蒙古加大民生领域政策供给,升级 “以旧换新” 政策撬动万亿级市场。2025 年新增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至补贴范围,通过 “云闪付” 便捷申领渠道,带动消费超 300 亿元,惠及群众超百万人次。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最高达 1.4 万元,家电补贴向一级能效产品倾斜,既释放了消费潜力,更引导产业向绿色智能升级,形成 “政策惠民 — 消费升级 — 产业转型” 的良性循环。

官场调整后的内蒙古经济,正经历从 “治” 到 “兴” 的关键转折。营商环境的制度性突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重塑、消费市场的内生性激活,共同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未来唯有持续深化改革,才能将政治生态净化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效,实现边疆地区的长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