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首页 > 新疆 > 正文
新疆民生多措并举,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2025年10月03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新疆自治区全方位、多层次地覆盖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出新疆致力于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决心与行动力。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近期民生领域喜讯频传,各项举措稳步推进,为民众生活带来诸多积极变化,全方位提升着民众的幸福指数。

从居住环境改善来看,自治区全力推进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2025 年,巴州、阿克苏、喀什等地的轮南 — 库尔勒、英买力 — 阿克苏、阿克苏 — 三岔口等项目建设正有序开展。这一工程的推进将有效解决沿线区域管道输气能力和覆盖范围不足的难题,预计惠及 7 个县市和 5 个团场约 300 万人,能有力保障冬季高峰用气需求,让更多家庭温暖过冬,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与安全感。

就业与技能提升方面,新疆积极开展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行动。今年,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目标被设定为 2 万人以上,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要达 16 万人以上。同时,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目标为 108.7 万人。为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围绕 “十大产业集群” 实施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行动,持续推进 “天山英才”“新疆工匠” 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力争新增高技能人才 2 万人以上,并奖补 1 万名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优秀产业技能人才,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教育与健康领域同样成果显著。在中小学生健康关爱行动中,对 58 个县市区 1.7 万间教室照明进行改造,力求全区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调整为每天 1 课时,课间休息延长至 15 分钟,学生每天校园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以增加学生室外体育活动时间,有效降低近视率,持续巩固 “双减” 成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医疗保障上,家庭困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加大。救助年龄从 0—6 岁扩大至 14 岁,补贴标准也大幅提高,由人均每年补贴 1.2 万元至 1.4 万元提升到 1.72 万元至 1.92 万元。预计投入资金 6500 万元以上,为 4000 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基本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服务,为这些特殊儿童家庭减轻负担,带来希望。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对 30 个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为全区 2000 户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提供每年不少于 36 次的居家上门服务。同时,对全区有意向的 5000 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从硬件设施到服务供给,多维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在克拉玛依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成效显著。3.8 万名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服务,主动回应居民 “微诉求”。如雅典娜社区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停车场,解决居民停车难;中兴路街道梳理 “我为您服务” 菜单项目供党员认领,提供代缴水电费、辅导流动人口子女等服务 110 余次,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

新疆近期这些民生举措,从基础设施到就业教育,从医疗保障到养老服务,从城市社区到乡村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地覆盖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出新疆致力于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决心与行动力,也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变化,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