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贸易、消费、市场规范、区域发展等多领域协同共进。
近日,中国经济在多个领域呈现出协同发展、稳健前行的良好态势,一系列数据与政策动态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合作持续深化。今年 1-7 月,双方货物贸易额达 293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近五年,贸易额接连突破 3000 亿、4000 亿、5000 亿美元,并在 2024 年创下 5124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2.7%。其中,新业态新领域发展迅猛,2024 年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 34%,越来越多优质特色产品借此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截至今年 7 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 400 亿美元,投资领域从传统行业逐步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国内消费市场也亮点纷呈,农村消费活力尤为突出。今年前 7 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6.4%。自 2022 年起,全国各地大力建设改造县级物流中心 1285 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 1457 个。目前,全国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 95%,超三分之一的县实现快递当日达。完善的物流体系带动农村电商创业活跃,截至 7 月底,农村网商数超 1950 万家,同比增长 6.4%,1-7 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7.4%,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6.2%。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8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提出明确规范。
期货市场方面,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我国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 131 个,其中工业品 84 个,农业品 47 个,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为广阔。同时,依托红枣、棉花等 13 个品种,支持 “保险 + 期货” 项目 2000 余个。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表现亮眼。据海关统计,今年前 7 个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口达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1%。笔记本电脑、汽车等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加速出海,带动西部地区外贸快速发展。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十四五” 以来,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 85.86、81.33、81.62。企业净增近 2000 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近 3400 万户。
从能源消费看,7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102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 20.2% 和 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 18.0%,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活跃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开发银行在今年 1-7 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 3850 亿元,同比增长 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贸易、消费、市场规范、区域发展等多领域协同共进,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